星期五, 9月 28, 2007

電影:Glastonbury festival

英國的Glastonbury音樂節。1970年至今,除了2001年因為2000年的混亂場面而停辦一次,從未間斷。

影片以將要參加活動的幾個年輕人帶入,藉紀錄片的方式,在接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呈現長達五天的活動。看完之後很能了解會因為全程參與活動而充滿成就感。

參加活動的人形形色色都有,因為音樂節而聚集在這個地方,卻未必都是為了音樂而來。如果Glastonbury不是耶穌和亞瑟王到過的地方,人潮或許不會減少,但是參與者或許會少了些心裡上的安慰。片中訪問到的一個上班族說
平常坐在辦公桌前的人不是我,到這邊我才可以當真正的我。
最開始的時候,活動是沒有圍牆的。然而提供場地的主辦者Michael Eavis為了營收考量,仍舊築起勢必會造成問題的圍牆。儘管想出在兩道圍牆中間放入馬匹嚇止意圖翻牆的人群,牆還是在2000年被推倒,於是隔年活動停辦,再隔年便有了全新設計的圍牆登場。Michael繼續每年百萬英鎊的收入。

在牧場辦的音樂節,頭一天肯定是有著青草香氣的。然而活動結束的時候簡直是場災難,滿地垃圾,風吹來捲起可以飛到三層樓高。早年因為隨地便溺的情況嚴重到污染環境,大會會廣播請群眾多多利用流動廁所。然而片中多次出現開起廁所門,又關上離開不之上哪兒方便去的畫面。終於在接近尾聲的時候隨著清潔公司父子檔現身而真相大白:所謂的流動廁所,不過是塑膠製成,深度只有五十公分的老式糞坑。

舉辦了三十多次次的音樂節,這點頗讓英國人感到自豪。因為就算下了大雨,滿地泥濘甚或積水到帳篷四處飄也滅不了他們的狂熱。我想也的確需要狂熱,才能坦然面對上一段的各式“物品”隨波逐流。

假使我是附近居民,極可能會像雜貨店裡的老先生一樣若有意似無心地說出想要準備衝鋒槍。而我不是,所以會有加入綿延數公里的車隊參加活動的念頭。

影片最後,Michael說
如果說這個活動有什麼意義,應該是可以帶給人繼續走下去的力量吧。
相關連結:Glastonbury festival@wiki。

星期一, 9月 24, 2007

活動:2007 Fnac 24hr數位攝影馬拉松

去年嚐到參加這個活動的苦頭,可是今年仍舊報了名,還意外成了第一組

這回的五個題目依序是11:00【心機】、15:00【看不見的城市】、19:00【成雙不成對】、23:00【orz】、06:00【我的天】。今年的裝備比起去年稍有增加,特別是腳架居功厥偉。主辦單位提供的紀念品跟抽獎贈品也比去年豐富,只不過雖然獎品人人愛,可是贊助太多,致詞太冗,該是次要的東西卻打擾了主體。

想在許多條件限制下憑著兩個人的力量對題目做出回應,於是再度參加。所以對於在網路上公佈題目並且發問的做法相當不以為然。親友團同樂還可以接受,然而大剌剌地公開徵求想法還不如回家睡覺來得乾脆。

今年的比賽新增了網路投票,遺憾的是因為跟PChome合辦,得有PChome帳號才能投票。以下是本組作品,2007 Fnac 24hr photographing No. 001,非常歡迎投票,呵。

星期日, 9月 23, 2007

音樂:張懸@四四南村

繼去年在敦南誠品聽張懸的現場表演,這是第三次了。排場真的變得不一樣。

看到熊團上台暖場,真有點意外。然後不禁想起2005因為圍城而第一回來到四四南村這個地方的驚喜。那年想要包圍城市的音樂的聲音,不僅打動了在場包含張懸的聽眾,也已經從四四南村這個地方漫了出去。

熊團之後還不是張懸,而是旺福。對我來說是不宜太多的樂團。

來張懸的現場,除了歌,說話也是我想聽的。雖然有些東西是那樣顯而易見,然而卻也未必會看到,偶而也會忘記。比方說
做好事並不能阻止壞事發生,當好人不能讓壞人消失。無法改變別人,但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真的也希望所有的腐敗都能成為一種肥沃。

星期三, 9月 19, 2007

話:windows live messenger 的廣告,again

上回順利除掉8.0.0812版Live Messenger的礙眼雜物後一直不想更新到8.1.0178,因為煩人的東西勢必會再出現。然而今天Live Messenger又出現不更新就不給連線的可惡狀況。

完成不得不的更新之後到YORKXIN×YORKXIN報到找修改方法。可是發現跟我的的情況有些不同,於是把我的作法附上以供參考。

前置作業:
1. 先關掉 Windows Live Messenger
2. 下載 Resource Hacker (免安裝)
3. 用 Resource Hacker 開啟檔案 C:\Program Files\MSN Messenger\msgsres.dll

A.移除主視窗廣告,

1. 在左邊的節點樹找到 4004 -> 923 -> 1033
2. 在右邊的原始碼中尋找 ID=Atom(SSConstrainer) 字串 (按 CTRL + F 尋找)
3. 把前面的 layoutpos=top 改成 layoutpos=none

B.移除對話視窗的廣告,

1. 在左邊的節點樹找到 4004 -> 923 -> 1033
2. 在右邊的原始碼中尋找 <element id=atom(adbannercont) layout=filllayout()>
3. 改成 <element layoutpos=none>

C.移除主視窗最下方的搜尋列,

1. 在左邊的節點樹找到 4004 -> 923 -> 1033
2. 在右邊的原始碼中尋找 atom(idSearchContainer)
3. 它面那一行有個 layoutpos=bottom
4. 改成 layoutpos=none

完成之後,按下 [Compile Script] 按鈕,然後點擊功能表 [File] -> [Save]
再開啟messenger,乾乾淨淨。

星期二, 9月 11, 2007

展覽:ZONE_V2_特區

除了展覽本身,展覽之外的東西也留下不少印象。從展覽開始。

精準態度由荷蘭的攝影師Ari Versluis與造型設計師Ellie Uyttenbroek合作而成。用類似的造型與肢體動作提出他們對個人獨特性與群體一致性的觀察,發現儘管動作相同,仍舊會因為身份不同顯露出完全不同的樣貌。

德國Fur的痛苦遊戲機,看展當下玩了一回,直接的想法是一種打磚塊遊戲的變形。讀完iWoz再看展覽簡介,發現概念緣起於古早的遊戲Pong。又多了點意思。也是德國的Jens Brand作品Global Player 4
拿地表起伏當唱盤,利用空中上千的衛星當唱針,播出的聲響我聽不懂,可是挺有趣。

展覽之外。李明璁的講座"獨而不孤—訊息化城市裡的漫遊者",似乎脫不掉大大的學術包袱,花費許多時間在說明遠源流長的歷史背景。現在社會裡的漫遊還沒來得及提到,就使得我起身到館內漫遊去了。不過倒是讓我想找Charles Baudelaire的書來看看。

原本一樓的獨立小展間變成了清廷門市,有些訝異。然而在想一想,清廷商品一向強調設計,強調獨特,強調生活風格。清廷進駐美術館,商品彷彿變得更有藝術氣息。當代館也收了租金,裡子一點沒少。

要離開的時候,在一樓玄關發現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這本書。受到吸引之下翻了一翻,發現它澄清了經常被誤解的Hacker一詞。而Cracker才是惹人厭的破壞者。這個誤解之深,連在Steve Wozniak會上的主持人都當著眾多的hacker說"Hacking is shame."。

還是會覺得有些所謂的多媒體互動藝術作品不過是矯揉做作扮高深,實則不如Wii的遊戲來得有意思。

相關連結:巴黎的憂鬱@EsliteBooks。

星期一, 9月 03, 2007

活動:單車61km

買了一輛白色的Giant Bike Day,為十月的"半套"單車環島做準備。週末和同事約了訓練,早上5:50起床到新店站搭捷運到紅樹林站。距離很長,所以人加車100元的票價還可以接受。

很少在這樣的時間到新店捷運站,這才發現騎單車的人真不少。大多數的人不論是單車,車用設備或者人身裝備看來都挺專業。可我只要能舒服的騎車兜風,就算看起來像是要去買菜的也不要緊。

計畫路線走巴拉卡、百拉卡、竹子湖,轉仰德大道下山回新店。一路上騎單車的人也很多,大概五輛單車比一輛汽車。而機車更少。一路上樹蔭很多,風也很涼快。這一陣子為了11月的太魯閣馬拉松練跑,一路上坡也還應付得來。

天氣晴朗,山上的視野很好,下坡很過癮。然而沒轉向仰德大道卻往平等里騎去,採踏板上陡坡,伴隨著大腿即將抽筋的感覺,看不見盡頭的上坡就快要變成一種折磨。下回要做好路線可能變更延長的心理準備,才不會讓樂趣消逝得太快。

星期日, 9月 02, 2007

音樂:Roy Hargrove Quintet

小號.柔音號 / Roy Hargrove(洛伊.哈葛羅)
鋼琴 / Gerald Clayton(傑洛德.克雷頓)
貝斯 / Danton Boller(丹頓. 波勒)
中音薩克斯風 / Justin Robinson(賈斯汀.羅賓森)
鼓手/ Montez Coleman(蒙提茲.柯曼)

這一場很熱烈,至少九成的人在結束的時候起立鼓掌。雖然表演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早上騎車下午看展而精神不濟,昏沈沈之中還是可以感覺到演出的精彩。

樂手之間的互動是我很期待看到的那種,他們聽著,看著彼此之間的暗號。凝聚起來的氣氛有很強的感染力,喜愛那種沈浸在音樂裡的感受。Roy跟Justin在樂曲當中休息的時候,會走到舞台旁,燈光照射的中央區域留給Gerald、Danton跟Montez。看著Roy穿著西裝搭白色nike運動鞋在一旁,按耐不住跟著音樂跳躍擺動真的很有趣。

期待再一次欣賞他們的現場演出。

音樂:Aldo Romano Trio

drums / Aldo Romano(艾多‧羅曼諾)
piano / Baptiste Trotignon(巴普提斯特‧羅提農)
bass / Remi Vignolo(雷米‧維儂羅)

8/25 艾多.羅曼諾三重奏,以鼓手Aldo Romano為中心。由於三天前才看過Pat Martino四重奏,而又頗為欣賞其中表現精采的鼓手Scott。兩相比較之下,高齡66歲的Aldo便顯得失色不少。Scott除了手上功夫了得,左腳的hi-hat踩得豐富而穩定。

和Pat Martino的曲風不同,Aldo的曲風感覺比較平易近人。團員在人數上雖然比較少,但是不會有薄弱的感覺。鋼琴和Bass的表現很精彩。有希望Scott Allan Robinson來跟他們倆jam一下的念頭。另外鋼琴Baptiste演奏的時候習慣低下頭,從我偏左的座位看過去,便成了無頭琴手。也是挺有趣。

相關連結:一絃一擊的爵士音像@破報、感想@n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