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展第一部分「錯覺循環」的作品便屬此類。試畫過不斷上升的階梯便能略為體會構思結構的難處。隨著畫家為了探究宇宙時空之間的關係,不停地嘗試突破,有些具有多重消失點的畫作很不錯。
除了繪畫作品,蘇新田整理出來的歷史大事圖表亦相當精細。
同在一樓的還有「義大利新藝術風貌」一展。進門左側,Giulio Durini「Fabio」正在熟睡,是他的作品之中我最喜歡的一幅。Aron的「Purication」會讓我聯想起Terminator 2的T-1000。
Alessandro Busci的筆觸並不細膩,但呈現出的氛圍很吸引人。Giorgio Oortona的的作品也很不錯,大致上筆觸較Busci細膩,元素重複出現組合排列造就另一種風格。
Enrico Lombardi的畫掛在一面牆的兩面,卻似乎是因為展場光線不同,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一邊的畫中營造出特別設計的光影變化,空間中的明暗變化像是由看不見的聚光燈造成。牆的另一邊看起來卻覺得畫作因為色差而完全走調。
然後是B1的「台灣橫著看」,或許這樣的手法每個用過photoshop的人都玩過,或許有了視角高達146度的全景照相機因而可以“橫”著看,都好。只是碰見有眼無珠的業務總監讓人難以領教。
相關連結:循環空間繪畫觀後感、Alessandro Busci(2)、義大利新藝術風貌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