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20, 2006

電影:Pollock

Pollock是敘述美國畫家Jackson Pollock(1912∼1956)生平的電影。

早年默默無聞生活得很辛苦,但是仍有Lee Krasner的慧眼獨具。在她的陪伴與鼓勵之下,Pollock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畫風。所謂的Action Painting,讓Polloc成為紅極一時美國畫家。雜誌記者在採訪時不長眼地問Pollock:How do you know when you're finished?。結果得到的答案是:How do you know when you're finished making love?

對我來說,Pollock的代表作品是抽象也不是抽象,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他的作品只是單純的色彩跟線條,不是什麼其他東西的轉化,想的是什麼,就畫些什麼。Lee對他說,作品一定要從外在環境吸收、擷取,再轉化,只是自己悶著頭做不會有什麼突破,痕容易就侷限在框框裡。但是Pollock卻回答:I am the nature。

此外,Pollock和Lee在海邊散步的那一段也很不錯。

這是藝術,還是混沌?】是科學人網站上一篇有關渾沌chaos)的文章。作者原來從事科學研究,但因為興趣轉而學畫,學畫過程之中的意外發現讓他開始利用碎形研究Pollock的作品,進而發現Pollock畫作裡的“自然成份”。

所以一直以來,頭頂上的藍天白雲、層層疊疊的山峰、前後交錯的樹枝總是會吸引人們的眼光,讓人平靜。所以那年冬天無論晴雨,無論枝葉是否茂盛,無論是白天或是夜裡,我喜歡抬頭看一樹一樹的楓香。

相關連結:IMDB生平簡介與作品【這是藝術,還是渾沌?】PDF版

星期日, 5月 14, 2006

電影: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是2003年便已上映的電影,今年才要在台灣上映,片名就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飾演女主角Griet的Scarlett Johansson即是Lost in Translation(愛情,不用翻譯)的女主角,飾演畫家Johannes Vermeer的Colin Firth曾經在B.J.'s DiaryLove Actually裡演出,也曾演出深受好評的Pride and Prejudice電視影集版本。

這部電影起源於畫家Jan Vermeer的畫【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現在保存於荷蘭海牙的莫里斯宮皇家繪畫陳列館(The Royal Picture Gallery Mauritshuis)。故事內容全來自於編劇因為對這幅畫的喜愛而有的想像,雖然都是虛構,但是看來挺有意思。

藉著這樣的電影,可以對十七世紀時畫家的作畫以及生活方式有些簡單的了解,諸如顏料的取得、作畫的方式、創作的動機、作畫的收益等等。當然,最具可看性的部份還是人與人,人與畫的關係。畫像不若拍照容易,因而更讓人覺得有價值,當主角是家中的女僕,耳環是女主人心愛的飾品,衝突接著出現。

畫家的丈母娘交出耳環;沒穿耳洞的Griet由主人Vermeer扎耳洞,戴上珍珠耳環;Griet奔到市場找Pieter。心裡的情慾都明白的呈現。

相關連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Sina Blog藍藍的movie blog中文官網開眼電影imdb

星期日, 5月 07, 2006

展覽:當代風景、義大利經典時尚五十年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期:2/18~6/4

兩個展之中,原先比較感興趣的是義大利經典時尚五十年,然而看過之後,比較想推薦的卻是當代風景

左上方的小相片裡,除了螢光粉紅的簡介是義大利經典時尚五十年這個展所提供,其他都是當代風景的,每位參展的藝術家都至少有一份。義大利經典時尚五十年的簡介內容甚至比網站上的還要少,如果想要將更豐富的資料帶走,就只有去買展覽專輯了。

義大利經典時尚五十年一展的展品頗多,如果缺乏基本的認識比較不容易看出些什麼,因此租用導覽錄音應該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在出發看展前先將網站詳細的瀏覽一遍。展場說明排缺乏設計師生卒年的資料是一項缺失。

當代風景之中,侯俊明大量的繪畫與文字作品相當豐富,甚至有另一本豐富的簡介可以讓參觀者帶回家。展覽裡有很多從個人的想法衍生而出的圖畫跟文字,然而看過之後還是會有一些感觸。有一段話是
如果早晨醒來還不曾與愛人親嘴
千萬別形色匆忙批上衣服就要走人
像個被留置過夜的賊

蘇旺伸的油畫顏色很深。野狗、墳墓、飄流的樹枝、荒涼的海岸、發亮的靈骨塔,一些屬於台灣的景物。表現悲觀、懷舊、無奈,靜靜的,可以慢慢地觀看。二山頭的感覺很台灣,有種獨特的寧靜。黃致陽這次展出的作品風格和在北美館看見的“毛毛人”有大不相同的風格,儘管圖像都是由小元素重複組合排列而成,這回以三筆為一小單位,橫豎排列,效果頗不錯。賴九岑藉著仔細觀察舊玩具而發展出的作品也挺有趣。

比較可惜的當屬袁廣鳴的展品故障,無緣觀賞。(麻煩的多媒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