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故事,所以堆疊了受暴、病痛、歧視、訕笑、格格不入等等諸多挫折,來搗碎Arthur Fleck試圖立足於社會的努力。
這樣強度與密集度的殘酷灌注在一個人身上,能撐下來存活都是考驗。一人遭遇如此不幸是個案;多人,便成社會現象,亦能演變為政治事件。
當積累的壓力受意外引發,結果是令人驚恐的奔跑,但渲洩之後,化為按耐不住的舞蹈。
對於這第一回起舞開始時的運鏡十分驚艷。跟隨著肢體的移動與韻律,鏡頭彷彿正與演員共舞,可惜只持續一小段,便失去了那樣的靈動……
健康的社會,如同健康的人,要有應對意外的能力。但若已經失衡,前者會出現動盪,後者則出現病痛。Arthur的宣洩,在貧富差距嚴重的Arkham引發了連鎖反應——上層的蔑視,底層的反撲。
當嗜血的現場節目主持人Murray,又彷彿操之過急的心理醫生,意圖剖析Arthur的心理,卻轉變成推波助瀾。於是舞台上的clown說出自身真實的渺小與深切苦痛,經由電視轉播觸動街頭無數的不滿群眾。至此,JOKER誕生。
「Ace in the hole」,異常引人注目的霓虹燈招牌。就色情廣告來說,很直接的一語雙關。再就出自撲克遊戲的英文俚語來說,是「暗藏起來的王牌」。這點隨著劇情的展開,與鏡頭的取景,頗能相互配合。但,這該是誰的王牌?2008年的時候,Harvey Dent曾是Bruce的王牌,但被Joker給拿走了。
此外,「Ace in the hole」也是部1951年的作品,曾被BBC列為百大的美國影片之一。其內容尖銳地講述媒體的操弄與容易受騙的閱聽人,與本片略有呼應,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一般的牌局裡,Ace都有相當的份量,而Joker多半只能坐壁上觀。但是局外人,確未必不能改變局勢。又聯想到紙牌的秘密一書……
音樂,優雅華麗地掌摑著Arthur。好聽。
儘管Joker出自Batman,但還是覺得本片與Bruce Wayne的牽扯太多且直接,感覺生硬。年齡設定大概要1989年的Batman才接近一點,Michael Keaton(1951)與Jack Nicholson(1937)差14歲,Christian Bale與Heath Ledger(1979)差距太小。反正,這也可以算是美漫的自由演繹傳統。
苦痛終究是一種主觀感受,只要演說精彩且有足夠煽動力,即便完全是演出,都能吸引到眾多的死忠追隨者。現實世界亦然。
推薦Joaquin Phoenix有演出的一部好片:HER。
來吧,Send in the clowns(@1:32:25)。
相關連結: